临潭县全面推进河湖管理建设工作

近年来,临潭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节约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求,分类施策,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总任务,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临潭县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充分认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美丽河湖建设作为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和全域旅游等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全县重要河湖实现“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安全为本,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以人为本、传承文化,系统推进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全县河湖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水平,打造美丽河湖新格局,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临潭增添光彩。

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创建标准,全面启动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优先选取综合治理基础条件较好、管理体系比较成熟、示范效应突出的河段冶力关风景区为重点打造,系统推进、分步实施美丽河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河湖堤岸工程规划和建设,抓紧推进和谋划实施一批河段治理项目,特别是满足生态河堤建设条件的河湖治理项目。同时,聚焦水清、岸绿、景美,根据河湖分布及人文特点,结合岸坡稳定、行洪安全、生态修复、自然景观等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河湖沿岸绿化提升工程,构建沿岸生态景观带,推进乡村河湖生态环境建设。系统规划推进乡村河湖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一批“水美村庄”,展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村田园河湖风光。

作为洮河的一级支流,流经临潭县冶力关的冶木河不仅滋润着的美景,也灌溉着周边2000亩丰饶的土地,全长约75km,境内流域面积228km²,年径流量5130×104m³。主要建设内容为冶木河冶力关镇段治理河道河堤8km,污水管网改造4400米,污水处理项目1处,建设人工湿地1处,冶力关镇段卧佛广场钢化玻璃栈道及声光电特效,视频监控设备2(台/套),冶木河景观廊桥1座,冶力关大桥1座,计划预算投资6985万元。

同时,合理设置了亲水便民设施,便桥及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标牌、卫生设施等设立完备,河湖整体面貌良好,管理范围内无“四乱”、污渍等有碍清洁美观的现象,岸线空间、沿河(湖)环境提升、群众参与度与满意度较高。鼓励美丽幸福河湖创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改善提升了河湖生态环境,带动周边乡村生态农业、民宿、文创、旅游等产业发展。
通过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注重河流的地域性和代表性,在突出区域示范效应、兼顾融入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和完善不同类型河流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形成综合规划治理成果;在美丽幸福河湖、水美乡镇建设以及滨水绿道网、美丽风情线、亲水活动圈、滨水产业带打造等方面形成重点建设成果;在河湖管护体制机制、生态价值转换、河湖资源保护利用、行业融合、产业发展、投融资等方面形成示范引领成果。

眼下,行走在青山绿水的临潭县冶力关镇,堤固河稳,大幅提升的抗御洪水的能力是临潭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河道畅通,对区域内草木植被的保护,是临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身边的生态河、景观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惠共赢,是临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人水和谐,共绘水清岸绿新画卷。如今,潺潺流水中见证着临潭乡村振兴的步伐,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供稿 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