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正文

以实干绘就池沟村振兴新画卷—— 记中国作协驻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第一书记张玉伟

2025-03-05 10:04:46   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以实干绘就池沟村振兴新画卷

—— 记中国作协驻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第一书记张玉伟

图片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舞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告别城市的喧嚣,扎根基层,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着乡村发展的希望之花。张玉伟,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7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满腔热忱,张玉伟主动请缨,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的岗位,奔赴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自此,他的身影便频繁穿梭于池沟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动人的乡村振兴答卷。

筑牢战斗堡垒,引领发展航向

 

97508adeb39bcf51eb896435c9fad0c.jpg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发展的战斗堡垒,张玉伟到任后,深知强化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开展专题党课、推动支部结对共建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在他的努力下,池沟村的党员们思想觉悟显著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张玉伟积极协调中华诗词学会党支部。他充分发挥该学会的诗词资源优势,组织池沟村5名诗词爱好者免费参加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培训,让村民们有机会提升文化素养。同时,他邀请学会领导一行7人来到池沟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并在村文心书院组织了“诗词雅韵・文学之光”作家诗人面对面座谈交流会。诗词的种子在池沟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精准帮扶施策,巩固脱贫硕果

175eddfec11fa8f14f23cd43c0ce87e.jp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张玉伟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定期走访监测户、低保户和留守妇女儿童家庭等重点群体,耐心细致地宣传防返贫监测“一键报贫”等惠民利民政策。在走访调研中,他详细了解到8个监测户的产业发展需求,随后迅速行动,先后为监测户发放猪牛羊浓缩饲料1200余斤、仔猪3头、鸡苗20只、多功能餐桌椅1套,切实解决了监测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仅如此,张玉伟还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结对关爱等活动,为重点群体送去图书、巧克力等儿童节礼物和米油奶等生活用品。这些温暖人心的举动,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进一步拉近了他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创新宣传路径,点燃旅游引擎

4d09e6f8a7dec9237b1eab58a77dab2.jpg

冶力关镇池沟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张玉伟充分发挥中国作协的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旅游宣传。他协调组织《作家文摘》报社新媒体编辑、《石油文学》副编审、作家以及临潭本土作家和县融媒体记者,围绕临潭美食、特色农产品、乡村文化阵地、天池冶海景区、农家乐食宿等进行了5场直播。

这些直播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共获得11万余次点赞,近4千余次转发分享。池沟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冶力关镇池沟村鸿福农家乐老板王万寿高兴地说:“通过直播宣传,现在我们池沟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农家乐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厚植文化底蕴,滋养文明之花

c848f5640d89bc31c869f3e40003ded.jpg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张玉伟致力于推动池沟村的基层文化建设。他在池沟村兴源农家乐创建了“池沟兴缘书斋”,探索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品位的新型农家乐,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同时,他积极推动乡村全民阅读,组织了“书香冶力关・诗意生态园”诗歌散文朗诵,“相约春天・悦读越美”“阅读照亮生活 文学浸润心灵”等读书分享会。

在中国作协组织“新时代文学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作家记者采访调研期间,张玉伟邀请随团作家在村文心书院与临潭县本土作家进行对谈,不断丰富池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元素。如今,池沟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聚焦教育帮扶,培育振兴人才

图片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张玉伟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工作。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乡村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他邀请《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儿童文学作家罗罗在临潭县开展作家编辑进校园公益讲座活动6场,其中在冶力关中心小学举办2场。这些讲座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此外,张玉伟还协调社会力量开展关爱乡村儿童捐资助学活动,共筹集到500册儿童文学图书和500盒巧克力,总价值3.6万元。他为12名大一新生发放助学奖励金1.2万元,营造了重视高等教育的良好氛围。利用周末时间,他在村文心书院组织“高效脑力提升训练营”直播视频课,共有50余名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学习,让农村孩子学习高效的记忆思维方法。

冶力关池沟村学生李小桃开心地说:“上学期阿姨给我们送了书和巧克力,这是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这本书会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和收获。”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根基

图片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张玉伟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中国作协帮扶资金中支出9.49万元,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他推动池沟村“真心实干”提灌工程建设,将池沟河水提到扬程200米高的山顶,保障了池沟村和先社、李子沟社400余亩灌溉地。

针对池沟村上庄社村民耕种作业难的问题,张玉伟与村社党员干部讨论研究,组织修建 “池沟村共富路”。从中国作协帮扶资金支出3.75万元,修通尕前山地块田间道路2公里,解决了60亩撂荒地交通通行问题,增加了村民可耕种土地,促进了村民增收。冶力关镇池沟村村民文海东感激地说:“张书记想办法给我们把这一片路修通了,以前种地只能靠人力特别吃力,现在修通了三轮能去、大型机械也可以耕地了。”

张玉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努力下,池沟村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稳步迈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