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滨镇:产业发展 “多点开花” 铺就乡村振兴 “致富路”

近年来,洮滨镇紧扣县委“1335”发展战略,立足全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牛、羊、猪、药、菜、菌”六大特色产业,奏响产业发展 “进行曲”,努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造血”之路,不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洮滨镇,田间地头药材绿意盎然,养殖合作社里禽畜欢腾,特色种植与养殖产业交相辉映。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不仅为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保障,更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农户与合作社的双赢。

洮滨镇常旗村村民 武生辉:近几年药材的价钱好着呢,今年我把14亩地种成党参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临潭县兴康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吕松强: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支付流转土地费30多万元,主要种植党参、当归等中药材,带动周边务工群众1000多人次,截至目前发放人工工资20多万元。今年的药材长势还可以。

洮滨镇依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确定以牛、羊、猪、鸡为重点发展产业,不仅丰富了农民的养殖结构,也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的生机。同时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农户自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羊肚菌标准化种植基地3个90亩,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洮滨镇新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海平:今年,我村用村集体经济发展羊肚菌30亩,预计在年底达到每亩20000元以上的收入。

临潭县利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安永龙:我们合作社主要养的蛋鸡,(目前有)5000只蛋鸡,销(路)再也不愁,主要(销往)卓尼、临潭、新城,效益也好着呢。

临潭县田园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殷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养殖合作社,目前养了128头西门塔尔,在这儿务工的农户有6户,他们大概收入也在10000元过点。

洮滨镇副镇长 马永贤:2025年,洮滨镇已(建成)以当归、党参、蚕豆等8类作物为主的27个标准化种植基地,总面积3770亩。其中,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面积750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14个,面积2030亩,蚕豆、油菜、青稞等特色作物种植也稳步推进,为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带动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收入,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从合作社带动就业到村集体经济创新探索,从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到标准化基地建设,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现如今,洮滨镇的特色种植与养殖产业多点开花,形成了 “合作社引领、农户参与、村集体发力” 的良好发展格局。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步伐也愈发坚实有力。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