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在山上的日子,真是苦着说不成。饮水缺、洪涝多、粮食少、住房破……情况最差的时候甚至出门要过饭!”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新庄村70岁的韩会民满面愁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生活逐渐起了转机,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吃饱肚子已经不是问题,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1974年就从部队入党的韩会民现在已经是一名具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党性修养在言辞之间随时自然流露。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我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国家真是关心我们老百姓,看着我们的居住环境差,竟然把我们一村的人从山旮旯里搬迁了出来。如今住上了小洋楼、洗上了热水澡,从此吃穿的事情就根本不愁了……现在我们一心想着发展,一心想依托党的恩惠和自己的努力把自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小康的路上真不愿意落后!”说起新生活,韩会民又是激动、又是感慨……

新庄村小岭社位于临潭县羊沙镇政府东北部,距镇政府4.5公里,全社有人口71户402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以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该社群众居住在高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导致该地区群众生活条件艰苦,就医困难,上学不便,经济收入极低,从而严重制约该社的发展。为了该社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镇政府积极争取和县发改局的关心支持,决定对该社群众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建设。2018年,将小岭社由原址搬迁到新庄村新庄社崖下,距羊沙镇政府1.5公里、距迁出区3公里处。
“我现在虽然年纪稍大了,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这两年我种植了将近12亩当归,年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谈起自家的产业发展,韩会民美滋滋地笑了起来。

近几年,羊沙镇通过建立产业合作社、互助社等形式,把扶贫搬迁与生态建设、服务业发展相结合,致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化养殖、旅游农家乐等富民产业。通过着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确保完成“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脱贫”的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甘南日报记者 苏琳喜 张继元 邓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