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临潭要闻  >  正文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公示!临潭上榜!

2021-08-11 10:20:06   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拟认定447家单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我州4家单位上榜,分别是:

临潭县文化馆
玛曲县文化馆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甘南藏族自治州美术馆)
舟曲县文化馆

据了解,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其中,我州玛曲龙头琴弹唱、临潭万人拔河、临潭龙神赛会、甘南锅庄舞、舟曲元宵节东山转灯5个项目入选名录。

此次拟认定的447家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是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的保护单位进行严格评审产生的,我州上榜的玛曲县文化馆、临潭县文化馆、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甘南藏族自治州美术馆)、舟曲县文化馆,分别承担上述五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

玛曲龙头琴弹唱

玛曲龙头琴弹唱,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曲艺曲种,发源于玛曲县,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集唱、弹、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
图片

临潭万人拔河

万人扯绳赛是甘肃省临潭县群众性的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实际是一种大型的拔河比赛,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该活动来源于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临潭县万人扯绳赛,以其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而著名。该习俗体现了劳动人民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气质,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的作用。

临潭龙神赛会

“洮州民俗文化节”每年端午期间在临潭县新城镇举办,民间称为端午节龙神赛会。这也是目前临潭县范围内规模最大、涉及地域最广的庙会活动,其内容和形式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拥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这个将藏乡风俗与江淮古风完美结合的民俗文化,始于十五世纪中叶,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甘南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在甘肃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先慢后快,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

舟曲元宵节东山转灯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镇流传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融入了灯火、音乐、舞蹈、说唱、剪纸、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集祈福、娱乐于一体,是东山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璀璨的艺术结晶。东山转灯2010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甘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