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以“四好农村路”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条路,能改变什么?

从曾经崎岖泥泞的山村道路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从人拉马驮的咣当作响到一辆辆客货车的平稳驶过,从翻山越岭的求学、看病到抬脚上车的出行便利......如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正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
近年来,临潭县加大“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力度,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打通末梢,铺就民生底色

临潭县针对以往部分偏远村组“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同谋划、同推进,积极争取资金实施了近105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一条条沥青路如蜿蜒的银带,穿梭于田野间、村落中,与白墙黛瓦的农房、金灿灿的稻田相映成趣,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线。
精细施策,筑牢管护根基

“路修好了,更要管得好”。临潭县进一步建立健全“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三级养护管理体系,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配备道路看护员141名,对乡村道路、村内巷道、产业路等公益性设施进行管护,并争取资金500万元建成的全州唯一一个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全县县、乡、村三级600公里农村公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同时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超限超载车辆管理整治,及时制止和打击破坏路产、侵占路权等违法行为,让每一寸道路都安全畅通,让这份便利长久惠及乡亲!
科技赋能,守护通途长效

临潭县坚持“小修小补及时做,大病大修不耽误” 的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作准则,采用“预防性养护”理念,对农村公路进行定期检测、及时修复。在养护技术上,采用“沥青微表处”“裂缝灌注”等新工艺,对老化路面进行预防性处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累计投入人员347人次,机械车辆 56台次,完成路域环境整治329公里。打造李家庄至王清养护示范路段10公里。修整路肩边沟72公里,清理疏通桥梁涵洞47座(道),清理塌方泥石流14244立方米,确保农村公路“晴雨畅通”。
融合发展,激活振兴引擎

“路通了,车来了,产业活了”。临潭县以“农村公路 +”为纽带,推动交通与产业、旅游、物流深度融合,让农村公路成为“富民通道”,在物流配送上,全面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思路,整合邮政、快递、供销资源,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业品“下乡入户”。

“四好农村路”,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它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更是驱动临潭乡村巨变、人民幸福梦想的坚实纽带。站在新起点,临潭将继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更多群众在便捷出行中共享发展成果,让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