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扯绳进行时,现场气氛嗨爆了



从正月十四开始,
临潭的夜较往常来得迟缓些,
因为所有临潭人的心,
都迫不及待的聚焦在扯绳上。



暮色漫过西凤山时,城关镇的沥青路忽然震颤起来。碗口大的绳蜿蜒而卧,像沉睡的巨蟒被沸腾的叫喊声惊醒,缓缓游过六百多年的光阴。



夜幕下,我伫立在系在历史断崖的活结旁,看见数万双手在绳缆上绽开成春天的枝桠。



孩童在人群中穿梭,
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他们或许不懂这传统背后的厚重,
却在这热闹与激情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
老人们则站在一旁,
沧桑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他们在这绳舞飞扬中,看见了岁月的轮回。



哨声撕开夜幕的刹那,上下两街的灯火同时战栗。绳结里沉睡的江淮方言突然持续不断地回荡在夜空,有人咬牙切齿,有人反弓成桥,
月光和灯光在紧绷的绳面流淌。



当胜负在龙头处迸裂
欢呼声把黑夜撕成两片
败者将汗水洒在发烫的绳缆上,
胜者高高举起粗壮的绳,欢呼雀跃



今夜,
我们拽动的是系在腰间的同一根脐带。
绳索两端,连接的是岁月的深邃,
每一次拉扯,
都是对过往的致敬与未来的期许。



夜风时缓时急,带来了些许凉意,却吹不灭人们心中的热火。这不仅仅是一场力量的较量,更是心灵的触碰,情感的交融。



今夜,我们拽动的,不仅仅是一条绳,更是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



十七年足以覆盖一个人的整个青春,
终于我的小县城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样子。
这次,不管你是不是临潭人,
是不是领略了临潭“万人扯绳”壮观的场面,
是不是读懂了独属临潭人的浪漫,
是不是了解了临潭六百多年的历史传承。



来吧,一起扯绳,
让绳的每一次跃动,
让绳间跳动的每一声呐喊,
将临潭的和睦团结
万家灯火勒进更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