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师生来临潭县开展系列暑期实践及考察活动 | ||||||||||||||||||||||||||||||
2024-09-03 发布: 点击数: | ||||||||||||||||||||||||||||||
|
||||||||||||||||||||||||||||||
北京大学师生来临潭县开展系列暑期实践 及考察活动 暑假期间,来自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来到临潭县,深入城乡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及学术调研活动。 社会实践——“远方村小·甘南扁都行” 7月29日,北京大学远方村小团队先遣队队长杨文等一行六人来临潭县新城镇扁都学校,陆续开展了“爱绿教育课堂”、“认识我的校园”等精彩的自然教育活动。学生们在丰富的课堂中获得了很多可以拓展眼界及思维的知识。 7月30日,远方村小团队的指导老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为参与活动的师生及家长朋友们开展了题为“乡村学生自主成长的环境营造”的精彩讲座。 随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的校园我规划”、“我的校园我设计”、“我的校园我来建”等系列“参与式设计”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动手能力,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主动参与校园环境的优化治理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8月2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和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为扁都学校授予了“北京大学学生校园公益营建社团校外实践基地”的牌匾。 活动结束后,北大远方村小团队参观了临潭县洮州卫城、中共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等地,表达了对洮州大地风土人情的浓厚兴趣。 学术调研——“洮河流域多民族共居系统演化历程及可持续发展” 8月下旬,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会组织的洮河流域人居系统考察小组来临潭县,对洮河流域临潭县境内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化及发展现状以及洮州文化遗产体系的保护现状开展了调研,并与当地群众展开了深度的访谈交流。 8月27日,考察组前往临潭县王旗镇磨沟村就磨沟遗址的发掘过程及保护现状,磨沟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及入户访谈。 8月28日至31日,考察组深入临潭县洮河北岸地区,针对洮州卫城、旧洮堡(即今旧城)等洮河流域历史城镇聚落的演化历程及发展现状,红堡子村、千家寨村等“堡寨型”传统村落的适应性演化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洮州十八龙神信仰等民间风俗的地方性特色及历史渊源,洮河流域各民族的迁入过程及人居系统的适应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调查。 考察组高度重视临潭县洮州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发展,并对临潭人居系统的适应性演化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回京后会开展一定的学术研究及探讨,讲好洮河流域的故事,并助力实现洮河流域人居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在临潭县开展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北大学子“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家国情怀,也展现了临潭大地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以及当地群众对于优秀高校学子的热情欢迎。 来源:魅力临潭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