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绘就财政赋能发展新图景
——临潭县财政局“十四五”期间成就综述
“十四五”期间,临潭县财政局锚定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精准施策的财政智慧、为民理财的责任担当,在收支管理、改革创新、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让财政“活水”精准滴灌到发展的关键环节,绘就了一幅“财力稳增、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

锚定目标破局,财政收支实现“量质双升”

翻开“十四五”财政答卷,核心指标的跃升勾勒出县域财力的坚实步伐。截至“十四五”末,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计达1.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3.64%,增收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突破0.85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1.32%,增收0.29亿元。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更注重“精准有效”,2025年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达32亿元,较“十三五”末增支0.2亿元,3.77%的增速背后,是“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的精细考量—将有限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发展聚焦,为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前行筑牢了财政根基。

支撑收支目标实现的,是财政部门对重点任务的精准推进。五年来,临潭县财政局严格遵循《预算法》要求,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让资金使用“有迹可循、有效可评”,到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堵住征管漏洞;从优化支出结构,压缩非必要开支,到优先保障民生需求,每一项举措都紧扣县域发展脉搏。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挑战下,更以“借势而为”的敏锐,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战略机遇,推动文化旅游、高原夏菜、藏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争取中央及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0.48亿元、财政衔接资金1.83亿元,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聚焦关键发力,财政“引擎”驱动多维突破

乡村振兴,真金白银补短板。在长川乡千家寨的唐古特大黄种植基地里,800亩药材郁郁葱葱,丰收在望。而这背后,是财政资金的持续赋能。“十四五”期间,县财政局将乡村振兴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7.34亿元,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69亿元,更在县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挤出0.69亿元专项用于衔接工作。资金投向精准聚焦“产业”与“基建”,60%的整合资金和衔接资金用于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支持“牛羊猪药菜菌”六大特色产业壮大;同时,补齐农村道路、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见效。如今,全县141个村集体经济“破零提质”,564个合作社带动1.28万户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持续增强。风险化解,筑牢安全“防火墙”。面对债务管理的严峻考验,县财政局以“稳”字当头,构建起全流程监控体系。依托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及隐性债务监测平台,每月动态跟踪债务变化,严格落实隐性债务化解计划,“十四五”期间预计完成一般债券还本付息4.69亿元、专项债券还本付息3.4亿元,确保债务“只减不增”。在金融风险化解中,更以“攻坚”姿态推进县信用联社化险工作,截至2025年末,预计累计清收不良资产15.1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为县域金融稳定扫清障碍。民生保障,温暖底色更浓厚。“孩子上学的教学楼新了,看病报销更方便了,低保金也按时到账。”这是群众对“十四五”民生变化的直观感受。五年来,县财政局将“八项民生支出”重点倾斜,累计投入1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39%:教育领域投入23.07亿元,让教学楼更宽敞、教学设备更先进;社会保障领域投入15.22亿元,落实困难群众生活补助4.12亿元,2.77亿元社会保险配套资金保障政策落地;医疗卫生领域投入9.15亿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此外,1.56亿元资金用于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的“居住幸福感”不断提升。经济转型,激活发展“新动能”。在卓合高速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这一重大项目的推进,离不开27.86亿元债券资金的保障。“十四五”期间,临潭县财政局围绕经济转型,打出“政策+资金”组合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松绑”;投入4.6亿元用于交通建设、2.17亿元用于水利设施、2.5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县域发展硬环境;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7.33亿元,支持县医院新建等重大项目落地。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更整合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13.69亿元,精心构建农牧产业“三大中心”与“三大体系”推动牦牛、藏羊、中藏药材、食用菌、青稞、油菜等高原特色产品向精深加工迈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改革赋能,财政管理迈向“精耕细作”

“以前预算编制要从单位到财政来回跑,现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线上就能完成,效率高多了。”这是部门财务人员的切身感受。“十四五”期间,临潭县财政局以改革为抓手,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预算编制时间缩短60天,执行进度显著加快;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21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30.48亿元,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让资金“花得值、用得好”;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资金支付效率提升至98%以上,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同时,更以“阳光财政”建设为目标,推进预决算、政府债务等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财经纪律、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专项整治,规范资金使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优化财政领域营商环境。一系列改革举措,让财政管理从“粗放式”迈向“精耕细作”,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五年耕耘,五年收获。“十四五”期间,临潭县财政局以坚实的财政保障、精准的政策举措、持续的改革创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站在新的起点,临潭县财政局将继续发挥财政职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财政动力”。
供稿 县财政局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