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12万余亩中藏药材陆续采挖
金秋十月,药材飘香。眼下正是中药材采挖的好时节,临潭县12万余亩中藏药材迎来采挖期。农户们抢抓雨歇间隙,全力开展采挖作业,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采挖药材的忙碌身影。

走进城关镇、羊永镇中藏药材种植基地,浓浓的药香味扑鼻而来,机械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采挖,勤劳朴实的药农躬身劳作、收获着一年的付出。随着挖药机的轰鸣声,一根根中药材破土而出,铺满一地,药农们紧随其后进行捡拾、抖土、装袋,药田中一派繁忙景象。

羊永镇富农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杨海龙: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黄芪250亩,种植党参35亩,种植当归13亩,从目前行情来看预计能卖180万元左右。
药材种植大户和合作社雇佣当地群众管理、采收药材,不仅让群众有“业”可就,还让增收有“路”可循。

城关镇教场村村民 马玉龙:我自己种了12亩党参,长得还可以。

务工群众 敏尕发:这两天家里也闲了,正是(采)收药材的时候,这儿工资给的好着呢,一天给的200多元,屋里娃们也照看上呢、收入也有呢,对于我们出不了门的人是,方便得很、好得很。


近年来,临潭县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将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推进中藏药材产业发展。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2.7131万亩,其中建设GAP种植基地9.569万亩,建设育苗基地1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苗补助5510.94万元,地膜补助87915亩1054.9万元,投入有机肥17583.1吨1846.2255万元。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陈建军:今年,全县共种植中药材12.7万亩。年初,县上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种苗、地膜、有机肥进行了补助,减轻了群众种植成本,提高了群众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在药材种植过程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全体农技人员,从土壤处理、种苗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进行了多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助力产业发展,提高群众收入。
据悉,截至目前全县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临潭当归”“临潭大黄”),绿色食品28个;入选“甘味”企业品牌5个,注册农产品商标55个,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团体标准6项;“临潭党参”“临潭黄芪”等10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