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魅力临潭  >  走进临潭  >  社会事业  >  正文

我们的“十四五”】临潭:以心为炬,绘就民生服务的温暖长卷(上)

2025-10-29 09:58:20   临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临潭:以心为炬,绘就民生服务的温暖长卷(上)

站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的关键节点,回望临潭县的发展历程,成果丰硕、令人鼓舞。在时代的浪潮中,临潭县始终紧跟政策导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发展重心精准聚焦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关切的核心领域,通过深耕细作,协同并进,共同绘就了临潭县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也生动彰显了这座城市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担当。

深耕细作育桃李 共筑美好强教育

1086af45a2a9610d3f3502c2fe4da1a7.jpg

秋阳杲杲,硕果盈枝。“十四五”期间,临潭县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12345”教育工作任务,锚定“管理提质、质量跃升、大局稳定、全面发展”的工作主线,围绕“全面提升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任务,将加快项目建设作为实施路径,统筹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升级、设备更新投入等重点工作,全力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走进临潭县各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漂亮而温馨的教室,教室内花花绿绿的各类玩具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校园里,老师们正与幼儿们玩耍,好不热闹。截至目前,临潭县23所幼儿园实行“简托”与“日托”相结合的办园模式,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的教育需求。

“我喜欢孩子,在日常教学中,我习惯以游戏化形式设计并开展各类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氛围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冶力关中心幼儿园老师赵圆圆激动地告诉记者。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2024年秋季,选址新建的临潭县新城镇东街小学正式启动招生工作,为当地新增800个学位。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临潭县教育发展圆梦协会于2022年正式成立。成立以来,协会累计接收社会各界赞助928.89万元,截至目前已发放资助资金299.2万元。如今,这支“爱心力量”不仅成为推动临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更帮助无数贫困家庭学生圆了求学梦想。

教育发展持续不持续,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临潭县聚焦关键部位,高位谋划、奋力推进,积极引进高中紧缺学科教师69人、招录特岗教师139人。抓实抓细“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点环节,继续按比例开展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县域内支教360人次、校长交流110人次,三区支教教师98人次,促进优秀教师定向交流。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评审通过正高级教师67人,副高级教师633人,中级教师849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038.34万元,稳定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激发潜能,内生动力,扶志更扶智。近年来,临潭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与京师大教育机构签署区域合作办学框架协议,连续3年开展教育教学支持和教学指导,参与师生3000多人次,听评课600多节,组织教师培训1000多人次,极大地提升了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临潭县始终坚持办学条件优先改善,通过学前教育专项、“薄改与能力提升”、三区三州等项目资金投资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491平方米,改造提升运动场地23707平方米。按标准建成实验室38间、功能室47间、计算机教室5间、添置图书11.85万册,完成14学校学生宿舍楼厕所改造维修及化粪池建设,进一步保障了校园厕所安全卫生。全县初步形成了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资源配置均等、办学条件完善的良好育人格局。

临潭县教育局副局长闫军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把‘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气势磅礴地描绘出一幅“十四五”期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深耕细做卫健业,突围挺进开新局

55d1a89673b5adecf897c0998038af20.jpg

“十四五”期间,临潭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在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体制机制、强化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构建协调发展的医疗能力、公共卫生、卫生监督执法以及卫生信息化服务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亮眼成果,不仅是临潭县卫健系统奋进新征程的生动注脚,更为全县人民的健康福祉筑牢了坚实防线 。

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作为一项备受全县人民关注的项目,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项目总工程概算3.1546亿元,截至目前,已投入2.75亿元,完成工程总量的95%,预计2025年12月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将为临潭县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有力推动临潭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综合医改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始终将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作为重要抓手,对公立医疗机构从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绩效考核,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二级公立医院发展和管理体系。同时,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医院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积极组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开展分级诊疗病种评估工作,二级医疗机构病种从原有基础上增加到250种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均达到50种以上,有力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序流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配齐配全了医共体总院领导班子,完成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工作。制定基层首诊管理评估实施方案,建立病种评估管理和重点指标分析机制。此外,全面实行短缺药品信息处置和每月零报告制,二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品金额占比分别达到55%、77%以上,品规比分别达到70%、85%以上,切实保障了药品供应和群众用药需求。

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重在提升其服务品质。近年来,临潭县把提升服务品质摆在首要位置,品质好不好,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临潭县完成了高海拔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肺病科建设、“两专科一中心”、冶力关研学实训基地等多个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建设任务圆满完成,重症床位达到10张,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建成了县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和临潭县120调度指挥中心,将县级医疗机构全部纳入院前急救网络,构建起了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同时,建成了“五大区域医学中心”和“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2家乡镇卫生院创建成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6家乡镇卫生院创建成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部完成双向转诊系统建设,县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床旁结算系统、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覆盖率100%;乡镇卫生院智能公卫系统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院管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覆盖率100%。在中医药服务方面,不断加强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培养县、乡、村老中医传承者分别3名、2名、4名。100%的县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10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16个村卫生室均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发展不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的注入,为临潭县卫健事业注入了一江春水。“十四五”期间,全县卫生健康系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和培养医疗人才,共引进58名医学类毕业生、安置16名天津定向毕业生和49名农村订单定向生充实到县级医疗单位,解决基层服务保障人员7名,安置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12名,通过三支一扶录用53名专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考了6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分配特岗医生12名均充实到乡镇卫生院,有效缓解了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乡村医生、全科医师、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骨干医师等各类专项培训83期,累计培训5704人次,选派60余名医疗专业骨干参加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培训。

一串串详实的数据背后映射的是无数人昼夜努力的成果。临潭县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和省级反馈问题,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县家庭医生签约5.6万人,签约率100%,实现应签尽签;大病救治率100%,实现“应治尽治”;重点监测对象入户核实率100%、救治率100%。全面落实县域内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惠民政策,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DR机、全自动生化仪、B超,全科医生、执业医师配备达标。建成18家乡镇卫生院特色中医馆,14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全县应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40个,已建成140个,合格率100%,全县共有合格村医179名,村医合格配备率100%。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楫争先谱新篇

ff61d01f8ccfbb9f21045ede8043c4f2.jpg

就业,民生之本;社保,民生之基。茶余饭后,就业与社保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

回望“十四五”,临潭县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踔厉奋发之姿,在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深耕细作。各工作领域,所取成绩赫然纸上。

“十四五”期间,临潭县在稳定就业方面,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08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8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通过各类招考和灵活就业共有716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217亿元;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7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1.03亿元。

临潭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养老保险“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切实维护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防线。一是参保扩面成果显著。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24年截止11月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4915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6611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254人,失业保险参保4398人,工伤保险参保8784人。二是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养老保险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每月按时发放各项社保待遇,充分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稳步提升养老保险待遇保障水平。2024年截止11月底,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月人均水平为147.28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月人均水平为5838.07元,企业职工养老待遇月人均水平为2885.77元,工伤保险待遇累计支出138.56万元,失业保险待遇累计支出43.85万元。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临潭县将永远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民生之需为需,让服务的春风拂过每一个角落,让保障的甘霖滋润每一寸土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更多关于温暖、关于希望、关于幸福的温暖篇章。

用情厚植为民情怀 全力书写温暖答卷

5c1ad8d40e7b907055e05b55032625d9.png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五年来,临潭县民政工作以民为本践初心,以行践诺暖民心。在低保扩围、特困供养中织密“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依靠;在养老服务、婚姻登记中做好“贴心人”,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在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中搭建“连心桥”,让基层阵地更坚实;在儿童关爱、残疾人帮扶中传递“温情暖”,让弱势群体有归属。临潭民政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书写了为民爱民的时代答卷。

随着各项民生标准逐年增长,临潭县民生保障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各项民生指标增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低保标准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城镇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城镇特困人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达到710元/人/月、465元/人/月、923元/人/月、605元/人/月,供养标准比“十三五”末提高102元、80元、132.6元、104.5,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6.78%、20.78%、16.78%、20.88%,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达到低保标准的1.3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670元、1280元,比“十三五”末提高310元、280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8.6%、21.9%,实现了动态应保尽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也同步提升,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均达到规划要求。在养老服务方面,全县建成的养老机构已达4所,床位数达到12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3张。与此相适应,全县也同步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所村级互助幸福院。截止目前,临潭县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5张。2021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完成25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有效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尽早开展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并对临潭县敬老院、冶力关镇中心敬老院进行了提升改造。

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方面,持续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只进一扇门”。中央、省级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共3.97亿元,民生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累计为4.8万余人次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59亿元,为0.7万余人次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5030.69万元,为0.67万余人次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供养补助金6265.99万元,为2.2万余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3186.97万元,为0.08万余人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助金965.19万元,为2.4万余人次困难群众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5694.66万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30个,引导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在强化基本社会服务方面,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流程,推行“跨省通办”,实现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加强殡葬服务管理,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在建殡仪馆1个。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工作中,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5个,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就餐、娱乐等问题。在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方面,改造提升敬老院2所,改善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条件;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处,完成5个村级互助幸福院提升改造项目,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和助餐改造。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工程,成立慈善协会1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6个,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覆盖。在地名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中,完成全县地名普查数据更新;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殡仪馆1个,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

民生无小事,聚力暖民心。临潭县将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重点任务与核心目标,从最困难的环节突破、从最突出的问题攻坚、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服务,让民生温度成为这座城市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印记。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千铿锵前行

15bb3b8142b2efc18dcb1c334f2bb640.jpg

五年来,临潭县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经济稳健增长、生态持续优化、产业质效齐升、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日益殷实。

在教育沃土上,我们深耕细作,为莘莘学子筑牢知识根基、铺就成长坦途;在医疗阵地上,锐意创新,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用心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养老领域中,科学布局、统筹推进,积极构建温馨宜居的养老港湾,让每一位长者安享幸福晚年;在就业赛道上,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多元就业渠道,助力广大群众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临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