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人民政府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网站年报

政府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重点领域公开

临潭县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5-06-26   作者: 点击数:  

临潭县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工作,密集调度。全县上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拉动全州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97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74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万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59558万元,增长5.3%。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

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90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16万元,同比增长7.3%。

春耕备耕有序开展,配套投入标准化种植基地有机肥1.75万吨、地膜13.37万捆,调运发放蚕豆、油菜、燕麦、玉米等良种1108吨

各类牲畜存栏13.36万头(匹)只,同比增长0.8%。其中猪存栏2.18万头,下降1.8%;牛存栏3.004万头,下降0.7%;羊存栏8.15万只,增长2.1%。各类牲畜出栏3.3万头(匹)只,同比增长3.01%。其中猪出栏1.03万头,下降3.5%;牛出栏0.15万头,增长4.4%;羊出栏2.12万只,增长6.4%。

(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773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长1.8%。

分行业看:青石山发电量1185万度,同比下降10%;太阳能发电量772.66万度,同比增长5.0%;服装制造5.74万件,同比增长3.1%;皮鞋制造1.74万双,同比下降18.3%;有机肥料制造28100吨,同比增长12.4%;商品混凝土3014立方米,同比增长104.5%。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1.9%。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统计项目33个,同比减少5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0476万元,同比上升11.9%。

(四)消费市场稳中趋缓

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76万元,同比增长2%。其中,零售业完成9408万元,增长0.9%,住宿业完成171万元,增长108.5%,餐饮业完成2697万元,增长2.4%。

按销售地区分:城镇9815万元,同比增长2%;乡村2462万元,增长2%;按销售形态分:餐饮收入2869万元,增长5.7%,商品零售9407万元,增长0.9%。

(五)财政收支健康运行

一季度,全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974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842万元,增长32.8%;财政部门完成724万元,下降25.7%。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566万元,增长8.6%。各项税收收入1712万元,增长30.8%。

财政累计支出95390万元,增长13.6%。其中:八项支出54429万元,增长36.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80万元,增长32.5%;教育支出17368万元,增长2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46万元,增长47.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480万元,增长42.2%;公共安全支出2862万元,增长37.7%;科学技术支出962万元,增长106.4%;节能环保支出1667万元,增长203.1%;城乡社区支出1764万元,增长3.03%。

(六)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0元,同比增长6%。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工资性净收入4691元,增长6%;经营性净收入243元,增长6.7%;财产性净收入99元,增长6.4%;转移性净收入27元,增长5.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528元,增长4.9%。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4元,同比增长6.5%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工资性净收入912元,增长6.5%;经营性净收入250元,增长9.4%;财产性净收入6元,增长6.6%;转移性净收入296元,增长4.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758元,增长5.5%。

(七)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一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0.03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54.51亿元,增长5.8%;非金融企业存款6.62亿元,增长97%;机关团体存款8.75亿元,下降3.4%。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56亿元,增长6.5%。其中,住户贷款18.91亿元,增长15.4%;企(事)业单位贷款15.66亿元,下降2.4%。

总体来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良好,但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未来需继续以问题和矛盾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和惠企政策的积极信号和政策红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闭窗口